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,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,父母的勤勞與善良,兄姐的團結與擔當,形成了我家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,這種氛圍一直教育、感染著我。
“一勤天下無難事,功夫不負苦心人”。我的母親是一名教師,我的父親是一名地質勘探員。父親的工作常年在外,一年中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,母親責無旁貸地撐起了我們這個家,她每天結束工作后,還要忙地里的農活,回家后照顧我們兄弟姐妹和姥姥。小時候睡到半夜,經常被一束昏暗的燈光喚醒,睜開眼,看到母親還在燈下為我們姊妹趕制衣服和鞋子。每天清晨天還沒亮,母親就拿起農具下地了,她常說“土地無偏心,專愛勤快人”。雖然家里姊妹多,但是我們這些孩子從沒挨過餓,我們的衣服鞋子也都是干凈整潔的。正是母親一直以來的言傳身教讓我們姊妹們都養(yǎng)成了吃苦耐勞的品德,我也一直教導我的兒子,只有腳踏實地、勤勞肯干才能創(chuàng)造幸福生活。
“萬善之門孝為基”。打記事起我們就和姥姥一起生活,姥姥一直幫襯著母親把我們姊妹們拉扯大,父母也非常感恩姥姥。我們隨父親來到石家莊后,父母有更多的時間照顧陪伴姥姥,姥姥牙口不好,母親做飯時必定保證每餐有一道姥姥合口的飯菜。一有時間就帶著姥姥去公園散步,感受城市美景。父母身體力行的孝順老人,也時刻教育著我們姊妹們。如今父母老了,我們接過了他們手中的接力棒,用感恩和孝心繼續(xù)敬愛著他們二老。我們家有個不成文的規(guī)定,每周至少要抽出一天到父母家,為他們二老做做飯,陪他們聊聊天,幫家里打掃收拾。同時,我們的孝心也感染著下一代,一次下晚班,回家看到桌上兒子為我準備的他剛學會做的飯菜,我十分感動,感慨道:“這就是家風的傳承啊!
“家和萬事興”。家庭是社會的細胞,和睦是幸福之家的基礎。我家的家庭群有20余人,群名就叫家和萬事興。大姐的孩子上大學后,我們后面三個妹妹家的孩子還小,大姐看我們平時工作忙,就幫我們接送孩子上下學。哥哥買了什么好吃的一定先拿到父母家,叫上我們姊妹們都過去一起分享。前些年我因腿受傷住院期間,兄姐們一有時間就來照顧我,有給我送飯的,有聯(lián)系醫(yī)生的,有幫我照看孩子的……被家人的愛包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,正是這份愛讓我戰(zhàn)勝了病痛。我常常感念自己有幸生活在如此相親相愛的大家庭中,家庭的和睦也讓我可以心無旁騖地工作,盡職盡責不斷創(chuàng)造新業(yè)績。
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,一種無言的教育,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心靈,塑造著我們的人格。以德傳家,言傳身教,父母用實際行動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、做事的準則。一家人相互扶持,齊心協(xié)力,家和就是最美的家風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優(yōu)秀家風的傳播者,傳播優(yōu)秀家風就是向社會傳播正能量,引領良好的社會風氣,建設家庭文明新風尚。
益元百貨 靖香娟